【尋找最美師專人】--最美家庭代表曹莉
(題記)曹莉,是運城師專音樂系的一名教師,在30余年的教育工作中,始終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堅守在教學工作第一線。培養的學生有新聞戰線的優秀記者、運城市最佳播音員,有服務邊疆的幼兒園園長、歌舞團團長……最自豪的還是大批奮戰在中小學教育一線的校長、老師。多次在國家省內外期刊學報公開發表論文并獲國家級、省級多項榮譽。近幾年,致力于培養青年骨干教師,他們在山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多次獲獎。自己被評為“山西省德育先進模范”、“山西省中幼師課堂教學大賽第一名”,“山西省音樂教育學會優質課” “優秀黨員”、“模范教師”“師德標兵”等。
適逢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運城市婦聯開展河東“最美家庭”評選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推動我市精神文明建設。我有幸代表這個平凡而幸福的家庭接受組織推選,為和諧運城的創建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的家庭是千萬普通家庭中一份子,有收獲、成功,也有艱辛、坎坷,但始終遵紀守法、互敬互愛、愛崗敬業、積極進取、樂于助人、和睦鄉鄰。
平凡的家庭生活往往能折射出最美的人性。我的丈夫閆義定,運城供電局退休干部,作為家里的獨子承擔贍養老人的重擔。農村生活不便就接老人共同生活。我們每天給老人精心準備一日三餐,周末各種拿手好菜為老人改善生活。丈夫工作忙我便主動承擔起了伺候老人的工作。擦洗喂飯、逗樂開心、遛彎散心,鄰居們都以為是閨女和老爸老媽。通過孝敬老人,我也收獲了喜悅和快樂。
公婆90多歲高齡患嚴重心衰和老年癡呆。隨著老人失去自理的能力,我們的負擔更重了。特別是丈夫自己身患帕金森、心臟支架手術等重病的情況下,卻身體力行、吃苦在先。近幾年兩位老人頻繁進出醫院,得時刻陪護。特別是婆婆情緒焦躁,半夜攙扶小腳老人進進出出、開燈關燈、耐心解釋,有時哄不住還半夜開車出門。大小便失禁我要隨時照料、頻繁更換。每當攙扶婆婆在巷里曬太陽,聽她對村里人夸贊“我這媳婦和閨女一樣,村里找不出第二個”時我總是感謝婆婆對我親如女兒的肯定和認可,老年癡呆還唯獨認識我,感謝婆婆給我成長和歷練的機會,讓我深深懂得肩上的責任。
丈夫退休前在電力公司任職時創辦了“三源電力空調城”,為公司解決了下崗職工的安置問題并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退休但不休息,他根據家鄉鹽堿地就考察確定發展皂莢產業。他成立了“山西綠源春生態林業有限公司”,潛心研究皂莢“灌改喬”項目,成功培育出“帥丁”、“河東一號”等國家一級樹種,先后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山西農民報十大新聞人物”“運城市五一勞動獎”“運城市科技領頭人”等榮譽。省市領導樓陽生、郭迎光、朱鵬、王志峰、王吉敏、李哲等多次到基地指導,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教育家布魯納說過,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模范。我和丈夫非常注重孩子的培養教育,我親自輔導女兒的文化課與鋼琴,丈夫不辭辛苦帶孩子拜訪名師、參加比賽。堅持、吃苦的教育使她文化課和專業課始終名列前茅。沈陽音樂學院鋼琴系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四川音樂學院鋼琴碩士。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在香港獲“肖邦國際鋼琴公開賽優秀獎”、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比賽研究生獨奏組優秀獎,多次在四川省、上海國際選拔賽中獲一、二等獎等榮譽,連續兩年獲碩士研究生一等獎學金。
丈夫多次被評為“濟學模范”,我們從不間斷幫困扶貧,在汶川地震,南方水災等救濟活動中始終走在捐助前列,對鄰里鄉親他從來都是慷慨解囊,不計回報。女兒也在我們的帶領下義務為孩子們輔導彈琴,為合唱團伴奏。全家在學有所成、幫助貧困、回報社會的同時真正體會到人生最大的財富和快樂。